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7-04-13 11:46
  • 来源: 汕头金平财政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3月20日在汕头市金平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金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张胜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6年的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粤东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工作部署,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50亿元,增长12.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6亿元,增长17.12%。经济运行保持速度、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225.96亿元,增长14.30%。制订出台《关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和服务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印刷包装、食品加工、机电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累计达到334家,完成工业产值123.4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4.63%。工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00.80亿元,增长15.72%;税收4.47亿元,增长17.63%;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和省级开发区。

商业贸易有效提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2亿元,增长16.20%。改造了一批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商业特色街区保持繁荣,商品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建筑房地产业逐渐升温,旅游、汽车消费形成热点。努力降低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对外贸出口的影响,保持出口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46136万美元,增长6.01%。机电机械、化工材料、食品行业出口增速明显,出口大户和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壮大,生产型企业出口比重达82.52%。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积极消除台风“珍珠”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农业总产值2.64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完成乌桥岛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实施济河、玉港河清淤整治,落实岐山二围电排站技改项目。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有6家企业获得市第一批渔业龙头企业称号5个渔业项目获国家星火计划。落实扶持“三农”各项政策,免除农村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涉农街道农田用水水费改由财政承担拨付,清理和规范各项涉农收费,有效减轻集体和农民负担。

二、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科技型企业产值约占全区工业产值4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各14家;乌桥、岐山、海安等3个街道被评为省技术创新专业镇;西陇化工、广东皮宝、汕樟轻工、华鹰软包装等4家企业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项目通过评审。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14项、省级计划41项,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科技奖3项。申请专利项目957件,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79件和290件,占全市的50%和42%。被批准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积极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加大项目和投资环境推介力度,引进(包括增资扩产)项目204项,计划投资21.33亿元设备投资194项,投资额8.72亿元。全年竣工投产项目123项,投资额6.71亿元,年可新增产值20.32亿元;在建项目62项,投资额3.07亿元,年可新增产值12.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50万美元,增长5.91%。

财税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完善年度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和协税护税奖励办法,辖区税收总收入19.15亿元,比增11.54%,增收近2亿元。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扩大至155个行政事业单位,执收执罚单位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推进区属公有企业改革,完成企业改制5家,企业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得到妥善解决。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对区属12个部门33个收费单位收费进行年审,审查收费项目32项,涉及收费金额1520.11万元。

三、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抓好金凤路桥、小公园历史风貌保护区、海滨路西延建设工程拆迁工作,金凤路桥北墩段拆迁取得新突破。完成同益二路等道路维修改造项目,建成村道11公里。拆除危旧房屋1.67万平方米,完成旧改项目3个,竣工面积24.66万平方米,回迁居民727户。启动“新兴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危旧房屋12.17万平方米,为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拆迁改造项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进社区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对排污单位和建设项目的监管,医疗废水处理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逐步提高,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落实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火化率保持100%。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突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计生宣传教育,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人口控制指标,荣获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

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暴力性犯罪、“两抢两盗”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刑事犯罪活动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落实防范重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组织“清危房保安全”行动,集中力量开展以“一畅两会”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加强信访工作,完善和落实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全年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19%,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坚决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抵御台风“珍珠”等自然灾害袭击,救灾复产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为民办好事实事23件,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医疗救助机制,发放医疗救助金70万元。设立浔洄老村卫生站,缓解边远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危济困、扶贫助学活动,解决1603名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困难和11户农村低保户、困难户住房问题。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增加就业岗位12700个,为376名再就业人员减免工商税费21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区983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新纳入低保547户1292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低保户4755户、1221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123万元;脱保对象93户224人。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建、扩建学校5所共1.8万平方米,增加学位3660个,“入学难”问题进一步缓解。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高考、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基本完成金园人民医院续建和妇幼保健院易地扩建项目,着手对金平第一人民医院等3所区属医院进行改造重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涉农村居,农民参合率达到86.4%。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同益街道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方街道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科普、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档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以“新金平、新精神、新形象、新发展”为主题,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区”,石炮台街道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

五、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坚持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21件、政协提案5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和落实各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基层民主建设巩固发展。

依法行政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事前法律审查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法制化。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开展以梳理和公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组织专项行政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政风建设进一步推进。全面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继续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抓好领导干部和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风监察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忱关心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金平区历任领导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各驻区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为金平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仍然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面临严重制约;旧城改造任务繁重,城市管理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有待完善,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东移,我区区位优势弱化日趋突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费保障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城区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社会治安与消防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2007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国、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的带动效应已经逐步显现,汕头新一轮投资创业热潮正在形成,呈现出凝心聚力、政通人和、加快发展的新气象。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区已经打下了较好的产业基础,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干部队伍团结务实。前不久召开的区第二次党代会和区人大、政协“两会”,把粤东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融汇到今后五年建设“经济强区、科技强区、教育强区、文化强区、和谐金平”的总体部署中,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目标催人奋进。我们相信,只要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金平一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2007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粤东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区第二次党代会、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推进经济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构建和谐金平。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力争完成市下达增长14%的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长14.9%;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外贸出口增长10%,力争完成市下达增长12%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4.5%;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农业总产值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常住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8‰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力促升平第二工业区23个项目全面上马建设,启动莲塘工业区、岐山北工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谋求园区空间向周边拓展。完善园区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培训、产品推介等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水平。抓好园区形象包装和推介,提升知名度,增强辐射力。加大园区二次开发力度,挖掘内部发展潜力,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扶持企业增资扩产。探索借助高新区政策优势,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集聚,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产业投资引导,用好用足省、市产业引导资金。以印刷包装、食品加工、机电机械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创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扶持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左右。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努力构建以大项目、大企业为龙头、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协作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落实“广东省轻工装备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建设,争取今年投入使用。实施“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加快金平民科园信息网络平台和金平区自主创新展览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做好迎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及“全国科普示范区”评审各项工作,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推进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专业镇建设。扶持发展科技型企业,争取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专利、商标工作的宣传、引导和服务,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和辐射带动效应的名牌产品和创新型企业。

二、扩大市场需求,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

发展综合服务业。完善商业网点、物流业的规划,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依托西郊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探索沿潮汕路建设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可行性。巩固发展金园、金新、金环等特色街区经济。引进和发展大型商贸企业。扶持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开拓市场。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完善龙泉岩、沟南许地等景区景点旅游配套,加大规划、管理、投入和推介力度,壮大旅游服务业。发展社区服务、文化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完善城区服务功能。

拓展对外贸易。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巩固水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优势,扩大机电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巩固港、美、日、欧盟、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东、东欧、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发展壮大出口主体,争取申请新登记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0家。重点扶优扶强,争取新增出口大户8家、出口比重达到80%。加强协调服务,积极拓展进口贸易。

三、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各项改革。以搞活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安置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区属公有企业改革。加强经济运行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落实在地统计制度,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完善税源监控体系,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在保稳定、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社区建设、农村建设等领域的倾斜,逐步提高对困难社区居委会的经费补助标准。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全力招商引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思路,打造企业招商平台和政府融资平台,力求在城区建设改造、工业园区开发、专业市场建设、商贸旅游提升、特色农业改造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精心组织项目参加4月份全市招商引资经贸活动,及下半年粤台经贸洽谈会。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

壮大民营经济。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实际问题。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和自律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放开搞活、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全市基础设施扩张建设的契机,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向西北部、北部延伸扩展。配合完成梅溪河—乌桥岛沿岸控制性详细规划。争取启动中山西路、洄澜桥、汕樟北路等市政道路的改造、续建,改造兴业路西段等区管道路,逐步完善区管道路硬底化工程,抓好内街小巷路面维修和下水道管养。全面完成金凤路桥建设工程房屋拆迁工作。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管理质量。

推进旧城和老村改造。配合市政府加快小公园历史风貌保护区改造和海滨路西延。落实好“新兴片区”、同益西C片、三让路中段北侧片等旧城改造项目的拆迁建设,继续跟踪解决“汕樟路中段”、“华坞路南面片二期”等遗留片点问题。争取新增改造片点6个、新建房屋面积24万平方米;完成改造收尾片点4个,新建房屋面积7.5万平方米。抓紧完成浮西老村二期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浮东老村改造工作进度。

推进城市管理。积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全面展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探索市政设施维护、城区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管理市场化机制。配合全市“四创”工作,全面开展创模创卫整改达标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查考核。

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水产养殖、果蔬种植、禽畜饲养规模,发展提升牛田洋青蟹、天港番石榴、月浦狮头鹅等特色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争取启动大港河右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着手实施岐山片内涝整治。重视解决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大对济河等沟渠的整治力度。强化综合整治,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房、改厕”,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抓紧实施浦中学桥改建,完成莲军基线混凝土路面铺设工程,启动浔洄老村混凝土路面铺设工作。继续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补偿封顶线,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监管。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整合盘活存量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广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增效、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认真执行排污许可制度,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对生物防火林的管护。巩固发展殡葬改革成果,确保火化率100%。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抓好涉农社区纯二女结扎、计生优质服务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进一步提升计生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两无”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创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区”。

六、发展各项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化标准建设,巩固提升“普九”成果,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办好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继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农村片区的办学条件和高中学位不足问题。完善浦中学、珠厦中学、东厦中学等学校的设施配套,完成明珠中学、飞厦中学嘉顿校区和飞厦中学附属小学建设,加快实施第九中学校舍改造。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施“金平区园丁工程”,促进城乡学校教师合理交流,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人才资源建设,重点培养、引进创新型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完善以图书馆、文化馆为重点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发展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探索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积极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抓好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新设置的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重视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发展老龄、妇女和儿童事业,完善“星光老年之家”管理,做好退管服务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巩固提高“双拥”水平。推进科普、宗教、侨务、地方志、档案等各项事业发展。

七、高度关注民生,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

推进就业和再就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区、街、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多形式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抓好退伍军人技能培训,争取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520个。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落实“两个确保”,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危济困、扶贫助学活动,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认真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推进“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继续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集中力量整治社会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依法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认真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及时、依法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厉打击传销活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商业欺诈行为,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强化消防和安全生产。加强消防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加大安全投入,狠抓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继续开展专项综合整治,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各类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建设法治政府。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促进依法行政。发展基层民主,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等各项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建设民本政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行动上,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用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准确公布政务信息。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营造公开、公平、优质、快捷的政务环境。

建设务实政府。坚持讲实话、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切实精简会议,控制文件数量,改进文风会风。建立健全科学、细分的工作责任体系和行政问责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清廉政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重大决策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关系公共利益事项的监督。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整治商业贿赂,打击腐败行为,树立清廉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发展起跑线上,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共同开创金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