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8-04-11 11:49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3月11日在汕头市金平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金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胜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管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面完成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51亿元,增长12.5%;一般预算收入4.07亿元,增长17.5%。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290.45亿元,增长16.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9.04亿元,增长17.3%,创近年来最大增幅;有10家企业被列入全市“企业五十强”。印刷包装、食品加工、机电机械等支柱产业增速高于全区工业平均增速。园区经济加快发展,莲塘工业片区、岐山北工业片区、西陇工业片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升平第二工业片区小区道路及配套工程、金园工业片区金环西路、澄海路铺设工程顺利完工,清理盘活园区闲置土地27宗617.6亩、厂房28宗10600多平方米,2007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58.8亿元,增长18.0%。

商贸服务业有效拓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31亿元,增长16.8%。引进苏宁电器、易初莲花、金乐大酒店等一批大型企业,改造了一批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83亿元,增长7.8%。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印刷包装、机电机械、食品等行业自产产品出口呈较好增长势头,但受水产品出口严重受挫影响,全区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完成41793万美元,下降16.6%。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2.89亿元,增长5.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730元,增长3%。效益农业有效推进,水稻良种率达98%,莲街道与汕头大学合作成立牛田洋水产养殖研发中心,龙锋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冻罗非鱼片、面包虾等两种产品被认定为省级名牌产品,福岛社区、天港社区申报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农村经联社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8万多元,为25户农村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莲军基线13.8公里水泥路面全线建成通车,岐山二围电排站技改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水利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三防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发展素质和后劲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搭建“金平民科园信息网络平台”,组建“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筹办“金平民营科技园人才服务基地”。筹集1280万元资金用于科技三项费用。新增省级高新科技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2家。申报各类科技计划 119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41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3%;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级专利金奖1项;3家企业被列入全省5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国家免检产品1件,省级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各6件。4个项目在广东省教育厅产学研结合会议上成功签约。

经济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开展税收代征协管试点,清理漏征漏管户3499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实施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经济联席会议以及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鼓励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广东皮宝、黑牛食品等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覆盖全区的消费维权网络,有效遏制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春季招商引资、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等大型经贸活动,项目总投资额43.58亿元。大中华、海霸王、广东航泰航空科技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全年引资、增资项目106个,设计年生产能力30.96亿元,其中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39个。合同利用外资1564万美元,增长44.8%;实际利用外资1679万美元,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31.97亿元,增长14.0%。

——城区环境不断改善

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海滨路中段、汕樟北路、天山北路等主干路和洄澜桥改造工程陆续开工。金凤路桥拆迁工作有突破性进展。维修改造陵海一巷和兴业路西段路面及下水道。“汕樟路中段片”等一批旧城改造遗留项目先后竣工或续建,“新兴片区”拆迁改造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楼房39幢24.43万平方米,竣工楼房16幢9.06万平方米。

市容市貌有所改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四创一整治”专项活动,清理了金凤城、麻辣街、共和市场东侧违章搭建、华坞南旧改片点等一批“老大难”卫生死角和市血站旁、殡仪馆旁、光华北等一批盲流窝点,重点整治龙眼路、金新路、红领巾路、跃进路、德兴路等占道经营和“黑烧烤”、“牛皮癣”等脏乱差现象,整顿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切实理顺管理权限,设立街道执法中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成效。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保执法,开展查处违法用地专项行动,抓好森林防火和生态公益林管养,殡改工作连续五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生态和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广泛开展“和谐计生,温馨家园”春风行动,扎实推进“两无”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计生依法行政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年人口出生率6.89‰,自然增长率2.17‰,计划生育率93.26%。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教育、卫生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飞厦中学嘉顿校区和附属小学校舍、珠厦中学配套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扩招38个高中教学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普九”成果巩固提高,中考、高考取得良好成绩。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金平妇幼保健院新楼等一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农村规范化卫生站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86.4%,农民住院报销封顶线从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1万元。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新增两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科普示范区”。人民武装工作继续加强,完成了对空防御训练、作战动员准备和赴梅州抗洪抢险任务,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才、侨务、宗教、残疾人、体育、地方志等工作扎实开展。

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十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实施退伍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新增就业1289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8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9%。推进低保扩面和动态管理,新纳入低保对象639户1424人,发放低保金1262万元。居家养老工作有效开展,被市推荐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针对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投入14.4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和临时救济。有212名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近万名困难学生获得社会各方面资助上学,各中小学校减免困难学生学杂费约250万元。投资350万元的区福利院落成投入使用。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开展21项民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群众来信来访总量同比下降27%,越级上访下降15%,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严打斗争和治安整治专项行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街道综治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有24个社区获省首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称号。下大力气抓好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一畅两会”专项行动,落实“十个一”工作措施,用铁的手腕消除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妥善有效处理了已发安全事故。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2件,政协提案19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实施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规范性文件事前法律审查等制度。健全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机制,突出抓好涉农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加大重点投资项目、专项资金审计力度,抓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监察和行业纠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认真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培训教育。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社会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以“书香溢金平、文明遍城区”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等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区、街、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日趋活跃。东方街道荣获省“文明单位”和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称号,石炮台街道荣获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沟南社区被市命名为“特色文化艺术之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驻区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外贸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政策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撑,少数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改善民生的任务很重。三是社会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旧城改造任重道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繁重,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未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2008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北京奥运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亚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复苏与崛起,我们对外开放面临更多选择与商机。党的十七大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奥运会的举办带来了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沿海城市带和沿海经济带,汕头开始步入发展的上升期。随着厦深高速铁路、汕揭梅高速公路、潮汕机场的开工建设,海滨路、汕樟北路、大学路、金凤路桥等一批主要市政道路的改造拓建,以及乌桥岛、梅溪河两岸的加快规划建设,金平的硬件设施将明显改善,区位优势将日益凸现,发展潜力将持续增强。同时,近年来我区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区上下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有利于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机遇往往也伴随着挑战。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国内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压力加大;在区域竞争中,我区一些原有优势逐渐弱化,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明确机遇大于挑战;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努力谋求突破,开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加快发展,狠抓重点,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繁荣、和谐金平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8%,力争达到14%;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力争达到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5%,力争达到18.3%;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4.5%,力争达到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力争达到16.5%;外贸出口增长10%,力争达到1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力争达到12.5%;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下,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5‰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着重做好八项工作:

一、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抓好“两带一区一中心”的规划建设。区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规划建设“两带一区一中心”,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实现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要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抓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科学规划,拓展空间。一是建设潮汕路工业经济带。以沿潮汕路一带相对成熟集中的工业区群为基础,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规划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工业材料、工业产品物流走廊。二是建设大学路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沿大学路的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金平民科园信息平台等为依托,重点规划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形成区域性的科技信息中心、自主创新展示窗口、工业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建设牛田洋效益农业生态区。以省级农业科技园为核心,逐步形成以效益农业为主体,农贸专业市场、旅游休闲、环保产品和观光农业全面发展的都市生态区。四是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发展商业网络,营造消费服务氛围,形成较具特色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宜居宜商城区。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升平第二工业片区项目建设,争取大部分企业投入生产发挥效益。推进岐山北工业片区、莲塘工业片区、西陇工业片区、鮀浦工业片区、阳光电厂土地的开发建设,争取完成莲塘工业片区用地移交工作。做好园区二次开发,继续清理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和厂房。进一步完善园区信息网络、技术培训、产品推介等公共服务以及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抓好农村集体自留用地的监管和盘活。

推动自主创新。继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适用新型技术的运用,努力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多形式研发机构,重点扶持武汉大学与东风印刷厂有限公司共建“汕头印刷包装研究院”等一批项目。发挥好3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7个省级专业镇创新试点的作用。加紧落实“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金平区自主创新成就展览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大专利申请保护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好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工作,加大力度培育名牌产品,促进名牌产品形成拳头产品。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商业布局规划和商业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和物流服务业,积极探索沿潮汕路、大学路、护堤路、光华路建设工业原辅材料市场和支柱产业产品销售市场。加快海霸王、家乐福等大型项目的立项报建工作。鼓励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社区连锁业。努力拓展建筑、房地产市场。加大力度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农贸市场改造。

优化外经贸结构。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外经贸政策的调整,力促对外贸易恢复增长。调整优化外贸出口主体、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培植出口新亮点。做好水产品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引导企业在目标市场注册商标,培育出口品牌。着力做大进口贸易,积极扩大急需能源资源、原材料、先进适应技术、重大装备的进口。

二、加强经济运行管理与服务

大力招商引资。创新引资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搭建企业招商平台和政府融资平台,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精心组织各类投资环境推介和经贸洽谈活动,拓展渠道引进外资,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发展。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着力培育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抓住我市列为企业上市重点扶持地区的机遇,重点培育2—3家企业上市融资。吸纳民资民力,推进区属公有企业改革,切实做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构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开展清理无证无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红盾服务维权进社区工作,完善基层维权服务网络。强化对市场物价的监控,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提高财税管理水平。完善和落实经济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抓好统计工作,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行税收代征协管,抓好现税入库,做到应收尽收,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强税务管理和纳税服务,确保新企业所得税法平稳实施。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分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事业建设。

三、着力改善城市发展环境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好汕揭梅高速公路、金凤路桥、海滨路西延、汕樟北路、天山北路、潮阳路和小公园历史风貌保护区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大旧城改造遗留问题调处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新兴片区”、乌桥岛、梅溪河两岸等项目成片规划改造,引进和支持有实力企业承接旧城改造,优化旧城区发展环境。

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深入开展街容巷貌“二·一”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四创一整治”成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和环卫管理体制,推动重心下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

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形式,广泛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切实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推进社区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一批困难社区居委会经费补助。认真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扶持名优新品种的生产,切实扩大生产规模。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创品牌、创名牌活动。以建设牛田洋效益农业生态区为载体,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以此带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沟渠疏浚整治和电排站等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大港河右岸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启动三防信息中心建设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力度整治农业水资源污染。推进村居整体规划,抓好农村“五改”工作。动工重建鮀浦“中学桥”。加强农民知识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利用工业区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引导鮀浦和岐山片区农村集体自留用地连片开发,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强节能减排实施《金平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方案》,积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行业,抓好资源综合和循环利用,支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示范单位和节约型社区、企业、机关示范单位建设。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的契机,拓展用地空间,盘活闲置土地,加强对现有各类用地特别是城中村集体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整合和旧厂房的利用,推行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益。做好对重点项目用地的协调服务。落实土地管理责任制,加大土地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认真执行排污许可制度,继续抓好污染源普查与整治,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加强饮用水资源保护,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配合完成北轴污水处理厂、雷打石垃圾填埋场等环保设施建设,落实创模整改达标工作。抓好殡葬改革,确保火化率100%。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筹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两无”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启动广东省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试点活动,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兑现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政策。积极创建省级先进单位和国家优质服务区。

六、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入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全市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活动,广泛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扶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开展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实施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科普活动阵地建设,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水平。深化“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镇义务教育杂费和课本费。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办好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坚持把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力度改造薄弱学校。加快明珠中学、第九中学、聿怀高中新扩校区等校舍建设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建设,重点培养、引进创新型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促进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的建设和配套。抓好医疗资源整合,重点是原升平片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加快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完善“星光老年之家”管理,做好退管服务工作。加强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做好“四个基本建设”,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巩固提高“双拥”水平。推进宗教、侨务、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发展。

七、注重解决民生民安问题

扩大就业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区、街、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全面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强化劳动保障基础,抓好区劳动保障综合大楼和基层劳动保障所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加强劳动维权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以低保为核心的民生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抓好区福利院、社区居家养老、星光老年之家等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抓好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危济困、扶贫助学活动。继续实施为民办好事实事“十项民心工程”,切实解决群众住房难、行路难、入学难等突出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重视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地表达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置各种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工作,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集中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保障公共安全。坚持不懈抓好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下大力气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各种隐患。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探索应对自然灾害的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落实基层安全监管职责。

八、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实施依法行政。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落实行政首长问责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证和维护广大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优化管理服务。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咨询质询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营造公开、公平、优化、快捷的政务环境。创新和改进服务方式,探索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更好为基层、企业和公众服务。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加强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培训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规定。推进效能监察工作,落实区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重大决策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关系公共利益事项的监管。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预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朝着建设繁荣、和谐金平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