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9-04-21 11:50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3月18日在汕头市金平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金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胜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区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思想大解放谋划金平新发展,致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安定有序,顺利完成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顺利完成各项经济预期目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52亿元,比增12.3%;工业总产值341.97亿元,比增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1.49亿元,比增17.2%;商品销售总额328.92亿元,比增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58亿元,比增20.8%;外贸出口4.94亿美元,比增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98亿元,比增12.6%;建筑业总产值73.54亿元,比增8.8%;农业总产值3.64亿元,比增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356亿元,比增16.4%;辖区税收总收入26.39亿元,比增17.24%,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4.94个百分点。辖区人均GDP达26346元,在占全市5%的地域面积上,完成了20%的生产总值,创造了23.57%的税收收入。三次产业比例为0.9:49.1:50.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基础得到巩固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累计达到442家,规模以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77%。机电机械、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增速高于全区工业增速,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七成。升平第二工业区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岐山北工业片区建设、西陇工业片区规划步伐加快,金环西路西段路面、月浦南片区十千伏供电电缆工程、升平第二工业区路灯等设施配套完善。商贸服务业重振计划扎实推进,确定首批5个重点商贸项目,卜蜂莲花中旅店、华侨新村路步行街改扩建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快速发展。外贸出口在严峻形势下逆势增长,机械机电、化工材料和印刷包装行业分别增长29.13%、27.17%和24.12%。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科技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提高。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产学研合作、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授权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大华街道被认定为省级塑胶制品技术创新专业镇。加快“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和“金平区自主创新展览中心”建设,金平民科园信息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聘请3位潮籍院士担任区政府科技顾问。圆满完成首届粤东侨博会暨汕头市经贸洽谈会招商引资任务,落实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项目36个,投资总额14.13亿元。引进项目(包括增资扩产)208个,设计年生产能力约5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608万美元,比增258.8%;实际利用外资2021万美元,比增19%。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9.8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860元,比增3%。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兑现种粮农民农资直补资金103.5万元。水稻种植良种率达99.5%,“福岛居委”蔬菜生产基地成功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3个。“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由华南农业大学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成为全市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启动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岐山二围电排站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全面竣工,梅溪河左右岸加固建设项目完成工程的初步设计,浦围大港河右岸、四仟亩围和岐山围西港河左岸等加固建设项目进入勘察设计阶段,一批市级、区级度汛抢险项目得到实施。

——经济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完善和落实经济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经济监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企业融资和改制工作有新进展。

(二)城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海滨路西延全线贯通,洄澜桥改造竣工通车;长期制约金凤路桥建设的北墩拆迁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工程顺利复工;汕樟北路金平路段改建工程上半年可望完成;“浦中学桥”重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东升路开工建设。认真处理旧城改造项目的遗留问题,“华坞南二期”启动并恢复拆迁和建设,“汕樟路中段片”续建工程全面竣工,“省二建石炮台宿舍区”竣工验收,“新兴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工作稳步推进。新开工楼房22幢23.8万平方米,竣工楼房31幢13.4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明显加强。开展城管执法综合整治和市容环境百日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的督查、督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深入开展街容巷貌“二·一”示范创建活动,市容市貌显著改观,“创卫”成果得到巩固,为全市各项大型活动创造了整洁美化的城市环境。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创园”工作扎实推进。完成德志苑、平东一街、龙北市场周边等道路及下水道改造维修。将25米以下市政道路下水道清理按属地下放到各街道管理,稳步推进“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

——环境整治有新成效。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方案,推进节能减排。采取果断措施取缔辖区内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非法输砂带、小型炼油点和废塑料加工场。严格执行年度用地指标,用铁的手腕严厉查处违规违法用地。抓好森林防火和生态公益林管养,殡葬火化率保持100%,生态和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开展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无证无照经营,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保持平安和谐。建立健全维稳、信访和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区委书记、区长定期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工作,组织侦破命案、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两盗”等专项行动,全区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6.2%,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取得成效,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为“奥运圣火”在汕传递、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及省、市举办的大型活动创造了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教育和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均衡化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明珠中学等一批校舍及配套设施先后竣工,高考和中考继续取得好成绩,全区高考上省线率达到82.4%。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点建设进一步完善,7家区级医院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区第一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授予“广东省首批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卫生应急救援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理顺卫生监督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提升计生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两无”活动,完成市下达的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控制指标,人口出生率为7.22‰,自然增长率为2.36‰,计划生育率为93.57%。推进“四个基本建设”,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应急动员能力不断提高。再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区”称号。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水平得到提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人才、宗教、侨联、残联、体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民生民安得到改善。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一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在全市创办了首个SIYB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8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53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兑现各类就业优惠补贴2302人次98.49万元,为1383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工商、税务收费215万元。低保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新纳入低保571户1354人,全区享受低保救济5886户14733人。增加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04万元。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补偿定点医院,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万元、定点医院住院报销率提高到60%,参保覆盖率100%,参合率97.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参保率居全市首位。重视防震减灾,开展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活动,各街道成立了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此外,在社区居家养老、星光老年之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有新举措。挖掘金平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全区首届美术书法摄影展、大型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改造了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以及社区文化室、社区文化广场等一批基层文化阵地,省流动图书馆金平分馆竣工投入使用。组建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金平”系列活动富有吸引力。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强化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物市场的监管,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开展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石炮台街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有新进展。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广泛听取区政协、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4件,政协提案23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咨询质询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成全区166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各项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实施。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关系公共利益事项的监管,开展行业纠风专项检查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行政效能建设有新进步。扎实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培训教育。全面推行各项服务承诺制度,致力营造公开、公平、优化、快捷的政务环境。区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开通运行,审批时限提速1/3,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办结率100%。加强以履行职责为重点的行政效能建设,制订实施《关于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制的决定》、《金平区行政效能监察约谈工作暂行办法》和《金平区“两令一书”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行政效能监督办法,强化政府决策的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的,是区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金平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各单位、解放军、武警部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形势趋于复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增长缺乏亮点和后劲;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旧城改造任务繁重,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容市貌未有根本性改观;三是财政收支压力很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民安投入不足,社会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未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2009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2009年是我区实现“三年打基础”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迈向“五年大变化”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攻坚年”和“工作落实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衍生,全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一年影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金平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旧城改造步伐缓慢,经济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危机背后的生机,困难孕育着希望。从国内环境看,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和省相继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加大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特别是“环珠”战略纲要的实施,为我们改善发展硬环境带来积极利好政策。从全市环境看,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三大经济带”建设,经济发展进入了上升期。随着金凤路桥、汕樟北路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濒临城区西面的厦深铁路、汕揭梅高速公路、潮汕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新的城市经济圈隐隐浮现,金平的城市门户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此外,我们为破解金平发展空间极限、产业升级瓶颈等问题作了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在产业优化升级,城区功能化、差异化发展等方面逐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我们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型工业具备强实的基础和适应竞争能力,商贸重振计划有条不紊实施。全区上下正朝着区委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迈开坚定的步伐。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更要坚定必胜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埋头积极工作,迎接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旺区、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提升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构筑新型工业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打造宜居宜商城区,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力争达到11%;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5%,力争达到1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力争达到15.5%;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2%,力争达到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力争达到15.5%;外贸出口增长6%,力争达到6.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力争达到13%;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农业总产值增长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积极打造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强化园区建设管理,提升园区品位和效益。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物业管理、生活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千方百计开辟新的园区,强力推进岐山北工业片区和莲塘工业园区建设。以印刷包装、食品加工、机电机械等产业为基础,着力做精做专做强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档次,加速形成特色鲜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联合舰队”企业群体。加大力度扶持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规模以上管理,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使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以上。

重振商贸服务业。推进商业布局调整和零散商业服务资源整合,重点抓好广厦新城商贸城、金环路服装百货商场、华侨新村路步行街改扩建、中山路童装批发市场、海滨广场服装交易批发中心等五个先行项目的提升、盘活。积极发展大型综合超市、酒店、娱乐、餐饮、金融、休闲等服务业,跟踪落实卜蜂莲花中旅店、海霸王冷冻物流项目等一批服务项目,推进“航空城”在金平区西部落户。注重发展总部经济,研究制订扶持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来金平设立总部、区域性总部或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采购中心等,重点是吸引、扶持和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的总部企业。培育发展生产资料交易、成品交易、服装、机动车、汽配、金属原料等专业市场。重视商贸传统的延续和发扬,扶持一批贸易公司发展壮大。加大旅游景区景点规划、投入和推介力度,整合资源,推向市场,壮大旅游经济。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调整优化外贸结构,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促进传统产品品牌化、机电机械产品高新化、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化,引导企业申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力促水产品出口恢复性增长。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鼓励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坚持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两手抓,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及各类国际专业展览会,开拓俄罗斯、印度、北欧和南美等新兴国际市场。优化进出口贸易环境,完善与税务、商检、海关、外汇、工商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与行业商会的沟通合作,建立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灵活机制,提高外经贸服务水平。培育一批进口龙头企业,扩大外贸进口。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开展农产品创品牌活动,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带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整治,抓好沟渠疏浚,推进陇头关、下岐、大窖等一批电排站的技改工程,努力解决岐山和月浦片区内涝问题。扎实做好“三防”工作,完善防风防汛工作预案。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管理,强化对各经联社财务审计和财务检查,推进“村帐镇理”工作。

(二)加强经济运行管理,从管理中提升效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增强实效,寻求突破。抓好园区招商、参展招商、推介会招商、组团招商,注重以商引商和中介招商,拓宽招商引资新领域。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招商引资两手并重,盘活商业用地,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拓展外资并购业务。切实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增强外商继续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增资扩产,以存量带动增量。完善项目引进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跟踪服务和建设进度台账,形成不断招商和储备一批、引进一批、上马一批的良好格局。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制订和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申报的指导和服务,推动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制订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措施,对拟上市企业逐个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加快区属公有企业的改制步伐,力争完成金龙集团、汕茂石油气、矿山设备电器、腾飞公司等企业改制工作,带动一批资不抵债困难企业职工的安置。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完善经济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和协税护税奖励办法,调动基层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坚持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经济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统计执法,狠抓统计数据质量。坚持依法治税,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狠抓税收收入。开展打击制售虚假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应收尽收。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按照“保工资、保运转、重民生”的原则,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提高财政综合调控能力。加强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红盾服务维权工作平台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点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商业贿赂行为。深化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清理无证无照经营,实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广东省软包装印刷设备制造业产业技术路线图”、东方印刷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的“绿色包装数字印刷联盟”等一批产学研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做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着重扶持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和孵化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做好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申报工作。落实市政府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的各项分解任务。完善金平民科园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申报创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立足于政府的制度创新,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完善行政管理服务体制建设,探索“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新模式,提高为企业、基层、群众服务水平。加快理顺区、街两级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强化辖区管理,提升行政效能,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向街道倾斜,营造有利于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制定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实施办法,全面推行人员公开招聘;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膨胀。

(四)加快城区二次开发,提高发展的承载能力

科学定位功能片区。科学划分城市中心片区、牛田洋片区、城乡结合部等片区的功能定位,各自有所侧重进行规划建设。城市中心片区要重点推进旧城和城区出入口道路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发展商务贸易、金融信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产业,打造较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和宜居宜商城区。抓住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纳入汕头生态经济带并作为启动点的契机,立足生态环境维护,以水产、禽畜和种植三大产业为依托,拓宽辖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打造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全面发展的生态示范区。沿潮汕路和大学路城乡结合部片区,要加强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园区二次开发,整合周边闲置土地资源,形成汕头乃至粤东的新型工业基地。

加强鮀浦片区规划。抓住潮汕机场、厦深铁路和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开工建设契机,形成浦片区“金三角”的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争取市的支持,精心组织规划好该片区的建设开发,推动周边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在规划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开发建设工业转移园区的同时,为服务空港经济、物流配送、专业市场和服务业的发展留足空间,着力打造“立足金平、服务汕头、辐射粤东”的区域性物流配送服务基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和服务好全市海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环保和大型市政等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梅溪河左右岸和大港河右岸堤段加固工程,推进红莲池和西港河左岸、四仟亩围和乌桥岛、鮀浦围大港河右岸等一批达标加固应急项目。争取尽快启动中山西路、金新北路的拓通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抓好区管危桥改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配套。

高起点谋划旧城区改造。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捆绑带动的思路,全力推进旧城改造。重点推动小公园改造片区、海滨路西延片区、乌桥岛、汕樟北路两侧的改造建设,发挥其辐射和带动效应,盘活部分河景、海景等宜居稀缺资源,与文化建设、社区建设、旅游观光等结合起来,营造旧城区房地产消费热点。铺开新的改造项目,启动东厦路100号城中村改造、金湖路—金新路转角片改造项目;跟踪落实“海霸王东厦路62号片区”旧城区改造计划。做好“大窖老村片”改造前期工作。

(五)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发展环境

精细高效管理城区。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夯实管理基础。加强后续管理,强化城管执法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建立巡查和通报制度,在重点抓好金新南路等四个路段整治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辖内集贸市场管理工作。以中山路为试点,创建区级城管示范路段;各街道创建1-2条示范街。推进城市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环卫作业市场化的新路子。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理顺区街城市管理与执法体制,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城管长效机制的路子。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狠抓维稳信访工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建立健全维稳工作制度,依法、妥善、及时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区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严格执行突发事件通报制度,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和诉讼调解、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处理社会复杂矛盾,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和纠纷,探索建立社会转型期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利益协调的信访新机制。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掘群防群治力量资源,完善快速联动的“网格化”防控格局,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新台阶。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特别是“两抢”、“两盗”、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抓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始终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隐患台帐,严格落实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整改销号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年”工作,创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示范社区、示范街活动,以点带面,带动工作全面铺开。开展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

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探索运用社区公共资源开放社区使用,不断丰富社区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和谐。围绕基层民主,加强协调指导,突出抓好居(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增加社区工作经费投入,改善社区居委会工作条件和人员待遇。推广城市社区管理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逐步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切实理顺街道与有关部门在住宅小区、停车场、主次干道相关管理体制的关系。

(六)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城区

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坚决落实上级关于节能降耗的部署,突出重点支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提高产业能耗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跟踪抓好夏趾蔬菜基地灌区和赤窖灌区申报省高效节水灌溉连片建设项目。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和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土地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用足用好存量土地。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清理盘活中心城区闲置商业用地资源和工业区闲置土地厂房,提高土地承载力和利用率。鼓励中小企业进驻标准厂房,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强化土地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建立共管长效机制。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跟踪好南干渠重点渠段整治工程,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创模通过国家复审。重点保护牛田洋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与生活功能。加强殡改工作,确保火化率100%。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七)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建设和谐社会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金平发展主旋律,扎实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和社会志愿团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和示范家庭创建活动。推进“五五”普法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人才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提高“普九”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提前两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成聿怀中学大洋校区建设,加快第九中学校舍改建、东厦中学北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实施“金平区名师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整合卫生医疗资源,加紧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及各项业务配套,逐步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强化区属医院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配套措施,争取实现农民参合率100%,区级即时补偿定点医院全面达标。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做好除害防病、健康教育、农村改厕、创建卫生村等工作。

高度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继续倾斜财力做好为民办实事的“十项民心工程”。服务全民创业,加强劳动保障,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加快区劳动保障综合大楼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大厅、综合性培训基地等配套设施,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工的合法权益。按计划推进“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工作。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慈善事业,逐步建立帮困助弱长效机制。

抓好计生管理和服务。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和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围绕“巩固和发展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成果、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的目标,狠抓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全面推进“两无”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分类管理,落实挂钩帮扶制度,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

加快发展其他事业。认真做好妇女、儿童、残联、老龄、社会组织管理、人民武装、“双拥”、宗教、侨务、体育、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八)打造强势政府,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充分发挥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责任、效率、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勇于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公务员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善于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管理经验,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挂钩联系制度,积极为基层、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深化“阳光工程”建设。推进行政绩效评估,健全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加大政务督查力度,推行行政问责制,强化令行禁止、一抓到底的行政执行力,强势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执行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扩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范围。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落实《关于对政府投资项目廉政监察暂行办法》,做好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监督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目标已经明确,新的发展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繁荣、有序、和谐金平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