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8-01-29 09:51
  • 来源:
  • 发布机构: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2018年1月8日在汕头市金平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金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林锡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文强管为总抓手,以作风建设为总推手,深入实施加快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有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增长10%,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市各区县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增长12.1%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市各区县首位;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营业额640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115亿元,增长15%,增速居全市第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0亿元,增长2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11%;来源于金平的税收达54亿元,增长13.4%。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7:35.2:64.1。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新增上市上板企业3家,净增“四上”企业125家,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骨干企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印刷包装、医药化工、轻工装备三大支柱产业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26亿元,增长16%,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70%。重点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全区72个正式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3%,其中43个市级以上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49%。精心组织总投资额达663亿元的40个项目参加“12·28”系列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投资额居全市各区县首位。对外贸易形势持续向好,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等部门开展合作,加大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扶持,预计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6亿元,增长12.7%

(二)发展空间有效拓展。汕头高新区成功升格国家级高新区,完成高新、金平两区党政主要领导兼职人事安排,“政区合一”及扩区工作稳步推进。举办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国内顶尖设计单位参加的中以合作区发展战略规划公开竞赛,决出优胜单位并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经市委同意。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完成2148亩土地征收,金凤西路二期、金凤西路跨大港河桥、学林路等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PPP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汇群制药、好心情、瑞祥模具等3个现代产业项目落户中以合作区并启动建设,预计投资达12亿元。投资达100亿元的际华大健康产业园正式签约。金平现代产业集聚区已完成西片区控规编制和371亩土地征收,新一期土征收,澄海路等“五路五桥”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加快,与广州巨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16亿元建设智能产业园。园区扩能增效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已同意莲塘工业区移交我区开发建设,金平工业园区获批为省级产业转移园。

(三)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有效落实。新一轮技术改造持续开展光华科技年产1.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年产0.8万吨汇群中药饮片生产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技改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6亿元企业获各级专项奖补资金超5000万元落实各级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负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再获佳绩,预计R&D投入占GDP比重达1.1%,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8家,总数达210家,总数及净增数均居粤东各区县首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添新誉,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瑞祥模具3D打印项目成为我市与以色列方科技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投资达29亿元的美联新材料锂电池隔膜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启动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科创中心正式启用,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等4个科研平台入驻,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29家。质量强区建设亮点纷呈,万田检测汕头检测中心投入运营,多功能包装机械和日用塑料制品两个省级质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汕头市荣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与华融华侨公司合作成立规模达5亿元的“华融金平双创基金”,与汕头大学创业学院开展合作,全区在孵企业、团队达47家。现代服务业取得历史性突破,投资15亿元的万达广场于10月份动工建设,京东云粤东物流园首期工程于12月竣工,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南京天环冷链现代物流园等重大现代产业项目纷纷青睐金平,正进行落地工作,两个项目投资达58亿元。举办粤东首届食品包装材料、机械及原料展等高端展会。

(四)城市品位优化提升。在继续推进老城区拆违扫尾和建设配套同时,推动创文强管向农村延伸。累计拆违426.8万平方米,改造升级65个集贸市场,修建83个公园、文体广场和街心公园,建成17个文明驿站、17个社区书院,完成223条市政道路直接加铺沥青罩面,拓通改造、铺设路面、步道87.3万平方米,完成大学路、大华路等主干道景观美化,为汕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立了头功。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14个示范社区建设和36个村(社区)整治。与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合作,投入5200多万元,改造升级12个示范社区电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2个公厕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协会评为“最美公厕”管理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金环西路西港河桥、揭东路、光华路、厦岭路、慈园路等先后建成通车,天山北路、金新北路、比亚迪云轨试验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力配合推进潮汕环线、牛田洋快速通道、金砂西路西延等项目的前期和征拆工作,确保顺利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投入5.7亿元推进鮀济河、明珠河沟渠等第一批5宗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3宗。“河长制”全面落实,完成内洋南总干涝区排涝整治工程(汕头段)项目,启动梅溪河“一河两岸”景观规划工作,查处、整治污染企业91家,立案处罚84宗,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城市更新保护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完成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首期13条道路14万平方米修复工程并逐步开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老妈宫戏台、彬园等建成修复,对外开放,红色交通站正加紧修建中。汕头有史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投资达60亿元的乌桥岛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预征收和安置区建设,完成年度2000套棚改任务。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年投入民生事业20.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3%,全面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改扩建项目6个,东厦小学金紫校区投入使用,新增3000个优质学位,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教育人才13人,汕头市第二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金禧中学通过省一级学校专家评估,桂花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在全市率先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改扩建升级工程顺利动工,与省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医联体,完成6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被评为全市唯一“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精准预脱贫366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新增就业1.3万人。率先完成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万人、45.7万人、17.4万人,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累计发放低保金7316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城镇增长22.6%、农村增长6.4%,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排查化解重大矛盾纠纷46宗,化解率97.9%。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两抢一盗”等各类案件大幅下降,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稳定。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和公共安全等工作,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鮀江街道安居社区获评“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新管理模式,搭建并运作全国首个涉电公共安全隐患“随手拍”平台。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工作全面加强,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工商联、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殡改、社会组织建设、科协、文艺、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获评粤东唯一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六)政府效能明显提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共承办人大议案3件、建议20件和政协提案34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常态化梳理区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35个区直部门各类权责事项3932项。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全区18个负有行政审批的职能部门成立行政审批服务股,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开设25个窗口、进驻409项职能,开辟“三集中”绿色通道,建成公共发布大厅,为企业提供服务。全面开展“金平暖企”行动,区各套班子成员挂钩区内各类企业,定期走访,帮助解决问题,当好企业“吉祥三保”。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七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新增市场主体1.1户,其中企业2111家,增长53%,注册资金76亿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作风不断好转,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金平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乡亲,向驻区各单位、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金平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短板:一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对标先进地区,发展质量和效益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新旧动能转换进展不快,实体经济面对竞争发展压力更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新业态对经济的拉动集聚效应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仍然较多,交通等生活生产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水平有待提高,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加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重道远;四是政府部门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汕头正面临多年未有的大好局面创文强管和作风建设带来“四个回归”,让汕头迎来发展春天,省赋予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汕头在新时代能够高位发展。金平区与高新区合并为全市三大战略平台之一,优势叠加,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也同样处在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尽管2018年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充满挑战,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相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全区已经形成的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精神和氛围的支撑,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2018年必将成为金平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年,成为金平巩固排头兵地位,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发挥引领作用的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区委四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汕头“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新城市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走在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前列。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战略平台,打造区域发展高地

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推进“政区合一”,积极推动高新区扩区工作,在原有3平方公里上扩大至22.39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空间,放大国家级高新区效应。大力推动高新区东、西片区“两翼齐飞”,将东片区打造成汕头科研众创孵化基地,西片区培植发展为高科技产业基地。突出“高、精、尖”,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引导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效应。加快建设研发测试中心、创意设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孵化育成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电商物流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八个中心”,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支撑平台,不断提升促进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的服务能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有国家影响力的科技高地,能与世界融合的中国“南方硅谷”和生态智慧新城。

高标准建设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按照市委提出的中以合作区作为国家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并打造成为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集聚区和重要平台的定位,加快完善合作区《发展战略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规划,高起点、前瞻性、科学性谋划合作区的空间、功能、产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布局。加快金凤西路二期、金凤西路跨大港河桥、学林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广以南校区和荣升、叠金工业区形成完善的道路、管网系统。投资4亿元,完成合作区已征1670亩土地平整。推动天安数码城(汕头)产业新城于一季度动工建设3年初具规模,5年建成。大力引进高端产业项目进驻,加快汇群大健康产业、瑞祥模具3D打印、好心情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研发人才优势,继续引进国内高校入驻科中心,对接国内外创新理念和技术,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和科研创新重要平台。

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加快集聚区范围内澄海路桥等“五路五桥”和天山北路、跨梅溪河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季度完成集聚区控制性规划和已征320亩土地出让工作,上半年动工建设广州巨大集团投资的智能产业园,3年内建成。完成集聚区拓展区900亩土地征收工作,引进高端现代产业入园,使集聚区西片区成为承接国家高新区、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新技术,汇聚智能研发制造、芯片生产、高端装备等产业的基地,成为引领汕头高端制造业的标杆和产业高地。

(二)转换发展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积极实施《广东省支持实体经济十条政策》和省市区一系列扶企惠企政策措施,大力鼓励、引导企业推进技术改造,积极争取上级各项奖补资金,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亿元以上。加快金发拉比生物科技与智能制造、美联新材料锂电池隔膜等项目建设,支持更多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家以上。加快印刷包装、日用化工、轻工装备、健康产业、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做强做优,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100亿乃至500亿级产业集群。加强质量工作,弘扬工匠精神,完成多功能包装机械和日用塑料制品省级质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加快创建质量强区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京东粤东物流园营运和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体量大、高端智能、具有战略性意义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服务业发展。全力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限上企业100家、上市上板企业3家以上。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力争高新区和金平区共净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00家以上,进一步巩固我区创新发展领先优势。加强与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本地高校以及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校—区—企”全面合作机制,推动形成源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运用、产业配套实施、产学研政资紧密合作的完整链条。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金平科技创新大楼建设水平,引进北师大、中山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新增1-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光华科技等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力争今年实现“零”的突破。启动汕头市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创意产业集聚高地。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社会资本再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速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创新运用股权投资基金、信贷贴息、担保补助、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带动构建良好区域创新生态。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融入大汕头湾区发展大局,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和新兴国际市场。发挥各行业商会作用,在市场拓展、国际贸易、融资投资、科技合作等领域创建合作平台,组织外贸型企业抱团参展,进一步增强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竞争力。全面落实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备忘录协议内容,深入开展检区合作,提升金平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与汕头海关合作,完善政关协作机制,共建保税仓,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通关零阻碍。

(三)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增强集聚辐射功能

完善交通设施网络。围绕市“一一三五六六”工作部署,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在配合市实施交通重点项目的同时,主动作为,补齐短板。加快在建的金凤西路西延、大港河桥、澄海路桥、天山北路和梅溪河桥等西部交通要道建设,积极配合建设牛田洋快速通道和金砂西路西延、潮汕环线高速、比亚迪云轨一号线等项目,构成贯通东西南北的城市快速路网。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通“断头路”,完成金新北路建设,启动竹堤路、潮州路、护堤路建设和金砂西路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改造建设,改造升级工业园区主次干道。全面完成道路“黑底化”和涉农片区主要道路硬底化。

打造小公园城市精品文化组团。全面完成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首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主体工程,最大限度保护和复原历史风貌。加强开埠区业态规划管控和旅游元素打造,突出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核心区成为展示开埠历史、潮汕文化、非遗成果、文化创意、工艺美术的窗口,成为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和寻找乡愁的地方,成为汕头的旅游名片和来汕必游的目的地。加快乌桥岛棚改的房屋征收和安置区建设步伐,今年内完成2000户棚改任务,确保岛上搬迁征拆和光华片安置区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谋划城区功能新布局。根据市委打造“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城市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抓住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商业项目入驻和南京天环冷链、京东云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落户的契机,大手笔、大格局谋划城市功能新定位、新布局。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上半年启动梅溪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建设,并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要把此项工列为重大城市更新项目,科学规划、创新模式,选准突破口,有序推进,逐步将梅溪河14.7公里长的水体和两岸打造成为呈现汕头城市历史、自然生态,具有文化内涵、旅游观光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的滨水景观走廊,让母亲河更美、更和谐、更有活力。围绕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将我区纳入规划的新利好,在原有规划基础上,注入新内容,与之衔接。全面清理、盘活高新区、金平区范围内闲置用地和楼宇,动员业主单位进行改造提升,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工业设计、现代会展等新兴产业,引进区域性龙头企业总部进驻,做大做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汕樟路、潮汕路、大学路为轴带,集中发展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网点、专业市场等商业网点,形成以广厦和华新城片区为核心,以潮汕路、大学路为主轴的商圈物流圈,打造汕头西部新的商贸中心。

(四)深入推进创文强管,建设美丽宜居金平

构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以汕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为新起点,对标文明城市的标准,总结创文强管的经验做法并提档升级,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新格局继续推动拆建向涉农片区、城乡接合部、内街小巷延伸。深化实施网格化管理,运用“网格二维码”、“数字化城管”等平台,提升社区管理质量和工作效能。增设一批垃圾转运站和公厕,增配环卫设施,提高保洁作业标准,提升保洁水平。严管严治,常不懈,坚持制度管人和执法治乱相结合,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确保“六乱”不回潮,城市井然有序。全面完成城乡集贸市场改造,建设一批公园绿地,继续加大亮化美化力度,启动外马路、长平西路和金砂中路等城市主干道外立面景观提升,让老城区展现新面貌。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涉农片区“三清三拆”、“四边三化”工作和所有自然村整治工作,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5个示范社区创建,以点带面推动涉农片区生产生活环境整体提升。严管农村住宅超高违建行为鼓励支持规划建设农民公寓。实现涉农片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文体广场、文化馆室等设施全覆盖。全面完成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电网改造工程,继续启动第二批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积极申报创建月浦沟南“文化创意”和鮀浦科技小镇等特色小镇,培育壮大一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支持牛田洋青蟹申报地理标志产品。

推进生态文明区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继续推进“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启动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今年底全面完成第一批5宗黑臭水体整治,启动第二批13宗黑臭水体整治,推动中心城区水环境优化提升。加快城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启动建设西区污水处理厂,推进西片区截污管网和地下管廊改造升级。大力实施林业绿化工程,保护桑浦山林业资源,推进新一轮“绿满家园”全民行动,建设森林公园和牛田洋湿地公园。鼓励企业绿色发展,引导产业绿色转型,推进城区、园区绿色改造。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类保障进一步提标扩面,确保今年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健全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加大福利机构和养老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在扶贫先扶智、扶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施产业、就业、金融扶贫措施,确保今年如期完成精准脱贫任务。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打造金平特色慈善品牌。

着力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衡、优质、现代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制定实施金平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着力推进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涉农片区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发展,到2019年建成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强区,并用3年时间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省一级学校创建,加快新优质学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优质发展水平。高质量办好一批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扩建长安小学教学楼,建设长厦小学龙腾校区、存心学校等,加快金凤半岛新二中、桂花小学东裕园校区建设。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为金平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着力加快健康金平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与省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合医联体,加快省妇幼保健院粤东分院、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建设。加快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升级工程,支持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探索以区人民医院为主体发展医疗集团,着力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和依法治理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发挥监管机构向基层延伸的效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加强“阳光厨房”工作,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配合市申报省运会,推动体育事业壮大发展。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埠文化和红色文化。建成红色交通站并对外开放,加快文化广场、文化站、文明驿站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开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强“大众舞台”、“金平好人”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区档案馆和开埠区专题场馆陈列布展,打造新的主题公园和文化空间廊道,使文化金平招牌更亮。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扶持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总结鮀莲街道试点经验,全面铺开各街道“中心+信息化+网格化”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赢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做好公共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民族、宗教、外事、统计、经普、地方志、殡改等各项工作。

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落实教育普惠政策和均衡发展;二是兜底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三是提高医疗补助和提升医疗水平;四是提高养老标准和老年人保障水平;五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六是为群众提供好的水环境和水安全;七是改善和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条件;八是全面解决水浸街问题;九是以打造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圈为核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十是完成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营造良好政务环境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的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快司法改革步伐,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深入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立“一校一法律顾问”,加大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工作力度。加强政务公开,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和执行公开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好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在全社会营造法治浓厚氛围。

深入推进服务政府建设。对标厦门等先进地区,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提升竞争软实力、作为增添发展新动力的重头戏,围绕简化流程、缩短时限目标,“马上办、马上就办、马上办好”为标准,优化审批流程,行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探索推行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制,形成“一窗通办、协调督办、高效便捷”的审批代办机制、流程,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将自然人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到街道、社区办理,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落实暖企惠企扶企措施,为企业减负6亿元以上。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共发布大厅,常态化开展人员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科技培训等专题活动。细化今年的各项发展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思路举措,列出行动计划和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绩效考核和督查督办,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每个项目、每项任务都按期实施、按计划完成

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头雁”效应,深化开展作风建设年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肃整治“不会为”“不想为”“不敢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带动全区政风、作风向好转变。着力完善监管机制,重点加强政府“钱袋子”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紧紧看住和管好用好扶贫、低保资金等群众的“生存钱”、“救命钱”,使惠民资金和项目真正发挥效用。持之以恒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着力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金平加快全面振兴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为汕头走在广东新一轮发展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