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9-05-27 16:55
  • 来源: 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金平区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1)

——2019年4月28日在汕头市金平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金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林锡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金平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4.15亿元,增长6.8%,经济总量连续12年居全市各区县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76亿元,增长8.8%,总量居全市各区县首位;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营业额501.49亿元,增长11%;工业总产值541.62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5.71亿元,增长11.8%;总税收入46.68亿元,增长4%。全面落实上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省实体经济新10条、民营经济10条和市“实施意见38条”等,新增上板企业2家,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提升。印刷包装、医药化工、轻工装备三大支柱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60.86亿元,增长8.9%,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68.04%,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6:35:64.475个正式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9.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5.53%,其中48个市级以上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2.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0.98%,精心组织总投资额达130.95亿元的36个项目参加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万达广场、京东云粤东物流园、粤东天环冷链现代物流园等一批大型新业态项目加快建设。外贸形势逆势上扬,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2.35亿元,增长16.8%

(二)创新驱动成绩凸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再获佳绩,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总数达216家,净增数及总数居全市首位。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正式挂牌,光华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揭牌,汕头市工业设计中心开园。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2%。新一轮技术改造持续开展,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4. 41亿元,增长19.7%。质量强区建设稳步推进,多功能包装机械和日用塑料制品两个省级质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44项,约占全市一半,稳居各区县首位。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有效落实,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各级专利奖8项。成功举办汕头市工业历史博览展,展示工业遗产,弘扬工匠精神。

(三)战略平台建设加快。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核心区累计完成2914亩土地征收,完成1186亩土地平整,金凤西路二期、金凤西路大港河桥、学林路等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PPP项目全面推进,中以科创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金平现代产业集聚区累计投资5.8亿元,完成西片区控规编制和371亩土地征收,拆除90%临时厂房,正开展515亩土地征收前期工作,澄海路、鮀中路等“五路五桥”基础设施PPP项目加快推进,引进巨大智能产业园项目落户。推动莲塘工业区扩区至3975亩,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大力开展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举行首批8宗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建设项目启动仪式,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金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69个产业转移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排名第一。

(四)城市更新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金凤西路西延、金凤西路跨大港河桥、澄海路跨西港河桥等西部交通“大动脉”和金新北路、天山北路及跨梅溪河桥等路桥建设加快,积极配合推进金砂西路西延、牛田洋快速通道和潮汕环线,工业园区主次干道改造升级有序进行,竹堤路、潮州路、潮阳路等一批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建改建市政道路248110.5公里,在建市政道路1215.4公里。小公园开埠区首期投资7.62亿元的修缮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投资约6.4亿元的修复改造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完成胡文虎大楼修缮工作,永平酒楼和汕头大厦外立面完成修缮,红色交通站主题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一批有特色的文旅商店陆续开业,成功举办“游历史街区·赏开埠风采”迎春系列活动,“百载商埠”重焕新活力,在2018汕头国际马拉松赛和2019年春节期间向海内外潮人和游客重现百年骑楼群风貌,获得一致好评赞誉。乌桥岛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棚改任务4000户,二期工程正式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先后投入1.48亿元,累计开展151个建设项目、已有138个竣工,31个社区被列入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对象,完成12个示范社区建设和46个社区整治,配合建成牛田洋堤外红树林景观带11公里,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投入2.2亿元完成第二轮环卫作业市场化,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创文提质升级全面铺开。围绕全域创建、精准对标、特色提升三大工作目标,通过抓好创文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巩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严格实地考察场所对标创建、提升资料建档水平、大力培育文明风尚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创文工作向精细化高标准转变。全年共拆除违章建筑2314处近30万平方米,新铺设步道近110公里,对长达92.77公里的194条道路加铺沥青罩面,投入2625.2万元完成58个创文修缮项目,圆满完成34个创文对标先行点创建任务,新建、改建公园、广场10个,新建改造公厕12座,建成文明驿站、社区书院66个、文化广场89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4个、文明实践中心(站、所)190个,基本实现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布设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公益广告4万多处逾6万平方米,印制发放创文宣传品12万份。注册志愿者超过11万人,72支志愿服务队伍配套工作制度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经过不懈努力,中心城区面貌显著提升,为我市顺利通过首年创文国考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六)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全年投入民生事业19.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5%,全面完成2018年度区级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就业1.3万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长厦小学龙腾校区揭牌投入使用,第十二中学扩建教学楼等一批改扩建项目竣工,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医疗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实施七大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3家区级公立医院改扩建项目,与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建设的省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正式挂牌,金平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鮀浦医院等两个紧密型医联体项目,金平区中医医院与市中心医院专科合作型医联体项目加快推进,被确定为全市县域医共体试点区和推广罗湖医疗集团试点区。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全面完成预脱贫任务。社会保障持续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有效增长,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梅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区陆域50米范围内51宗违法建设项目及建筑整治任务,投入5.7亿元对5处黑臭水体进行整治,目前已完成3处,鮀济河和月浦主排渠整治加快推进。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制度,推动梅溪河升平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39个,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6.5%9.5%,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和公共安全等工作,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此外,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工作全面加强,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工商联、侨务、残联、妇女、儿童、老龄、殡改、社会组织建设、科协、文联、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与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对口合作扎实推进。

(七)政府效能明显优化。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和体现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共承办人大议案3件、建议19件和政协提案30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全面开展“金平暖企”行动,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实施“二十四证合一”改革,实行审批“容缺受理”制度,通过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再造办理流程,开办企业时间由42天提速至5个工作日内,提速率达88%,全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626户,增长2.3%,其中,新登记企业2529户,增长48.6%。取消涉企涉民证明事项120项,并明确相关便民替代措施,为群众、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的统一部署,于20193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区级机构改革各项工作。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金平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乡亲,向驻区各单位、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金平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短板: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未能根本改变,部分企业应对市场供需变化和中美经贸摩擦的能力不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不快,面临减产降利润的困境;二是受资金、人才、技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高新技术、新业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三是受减税和刚性支出增大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压力大;四是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距离目标任务差距仍较大,梅溪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仍不稳定,城市管理水平和创文提质工作仍存在短板,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政府作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公职人员的担当意识、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汕头“落实发展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汕头正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为汕头加快振兴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契机。省委对汕头发展高度关注,明确提出要强化汕头发展能级,支持汕头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对汕头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加快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注入了强大动力。金平作为汕头的中心城区,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高新区西片区扩区,产业园区扩容增效,省实验室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发展短板加速补齐,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加快振兴发展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尽管当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特别是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但危和机同生并存,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定“金平自信”,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主动对接大湾区、融入大湾区、追赶大湾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一定能谱写金平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区委四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实施创新驱动,壮大实体经济,加强和改善民生,坚定走一条科技强区、实业兴区、商贸活区、环境旺区的特色发展道路,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先行区。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营业额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营造公平有序高效发展环境

加快落实重点领域改革。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按部署完成街道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适时启动街道撤并工作,整合组建市场监管、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强化综合执法效能。全力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若干意见等系列改革措施落实。立足制约金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在投资审批、产权保护、财税金融、城乡融合、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谋划推进一批更有针对性、能落实落地的改革创新措施,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加快再造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结合“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商事主体“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等商事领域改革措施,推进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着力在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纳税等短板指标上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公共服务,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创新监管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深入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力争企业与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认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内外贸、投融资、金融创新等方面率先探索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体系,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立足汕头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定位,全力配合我市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导机电、塑料制品、化工、食品等支柱优势行业抱团出海,“走出去”赴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对接合作,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落实进口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扶持本地组展机构发展,形成金平品牌展会格局,实现精准招商。落实好省“外资十条”,利用外资企业下放至区备案的有利契机,推动外资企业加快发展。完善与汕头海关的政关协作机制,营造更加和谐高效的通关环境。着力推进与鹤岗市工农区对口合作工作,在政务、经贸、教育、人文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加精准的交流合作,推动对口合作取得实效。

(二)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战略平台建设。贯彻市委打造国家高新区战略平台部署,配合完成8000多亩土地收储任务,推进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土地征收、交通设施建设、功能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快两个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配合推动省实验室启动一期实验大楼、中试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动工建设巨大智能产业园和大参林东部大区总部项目,加快建设汇群中药标准化生产线、瑞祥模具3D金属打印、好心情食品智能化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升中以科创小镇建设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集聚、上下游链条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利用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优惠政策,加快金平工业园区等现有工业区提质增效。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和农村闲散土地清理再利用工作,加快柏亚产业园、工业设计中心、香港四洲集团、金刚玻璃等一批再利用项目的建设,探索发展工业地产模式,通过集中供地、建设现代化多层通用厂房、租让结合等方式,推动建设一批集研发、孵化、生产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及标准厂房。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深入开展“金平暖企”行动,落实区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严格落实上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打好降低用地、用工、融资、社会保险、物流成本等“组合拳”,为企业减负6亿元以上。持续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限上企业80家、上市上板企业3家以上。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聚集和倾斜,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对印刷包装、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5亿元以上,加快金平制造向金平质造、金平智造跃变升级。加快推进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大型工业骨干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快培育一批营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100亿乃至500亿级产业集群。

全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咨询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生活性服务业业态模式,发展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发挥万达广场、粤东天环冷链现代物流园等重大服务项目的带动辐射作用,建成沃尔玛东厦店,带动全区服务业实现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档次跃升,建设汕头西部商业中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强化政银企对接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对潮汕路、大学路等主干道沿路业态进行规划提升,大力发展机电、物流、机动车交易等专业市场。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升发展质效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培育创新型中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鼓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5%以上。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奖励激励措施,落实兑现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力争R&D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依托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研发能力,以省实验室建设和引进大批高层次科研团队为辐射,大力建设众创空间,让人才为我所用,为企业服务,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策源地。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科创中心,鼓励引进一批名校名院设立创新研究院。发挥工业设计中心和光华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完成省多功能包装机械检验站和日用塑料制品检验站建设。依托高新区、工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链,带动吸引相关的上下游生产型企业聚集。

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使用特许经营权、政府购买服务协议、收费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开展质押贷款业务,完善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提升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合作者设立创投基金,打造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企业、团队。扶持大潮汕创业中心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做大做优,向国家级、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迈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用好用足市人才新政30条等人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人才来金平创新创业。

(四)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区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扣汕头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谋划和开工建设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配合市加快牛田洋快速通道、金砂西路西延、潮汕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力加快金凤西路二期、澄海路、天山北路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潮阳路、揭阳路、普宁路、南澳路、惠来路等一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区特别是西片区的道路通达承载能力。着眼互联互通,加快打通金新北路等“断头路”,做好护堤路升级改造前期工作,配合实施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和市政道路综合提升改善工程,构建中心城区“外—中—内”三层高快速环路,着力通“断点”、疏“堵点”、治“乱点”。

加快老城片区改造更新。以汕头获得2021年亚青会举办权为契机,着力推动金平城区改造更新、提升品位内涵。以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加快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今年底基本完成小公园开埠区修复改造二期工程道路改造、建筑物修缮、内部结构加固、管网铺设等工作。按照“三环三线”业态规划,全力推进小公园业态培植和综合开发,出台业态负面清单,强化宣传发动,引导周边商铺按照业态规划开展经营,打造小公园特色步行街区。依托汕头开埠陈列馆、红色交通站、邮政大楼、南生百货公司、老妈宫戏台等特色景点,组织开展融合文化旅游元素的精品系列活动,打造融汇开埠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展现汕头老埠风貌、承载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旅游目的地。加快乌桥岛棚户区改造,推进光华安置区建设,早日实现“群众住新楼,乌桥变明珠”。科学谋划,成片开发,推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光华北一路、东厦路100号等“三旧”改造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浮东、沟湖等旧村庄整村改造,持续推动城市更新。

持续推进创文提质升级。坚持创文永远在路上,紧盯三年创文的总体目标,对照测评标准,着力强基础、补短板、促平衡、提水平,让金平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在区、街、社区“三级联创”基础上,推进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创建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以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市容“六乱”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力度,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根据不同类别实地考察点位的特点,加强指导督促,巩固创建成效,全面提升对标创建水平。推进第二批200条市政道路加铺沥青罩面,全面完成涉农片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完成新改建公厕50座以上,让创文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对标开展各类群众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使文明创建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中,着力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全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城市污水整治和梅溪河水质达标攻坚任务,加快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整治、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作坊,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池长制,深入实施水体达标方案,统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营造“万里碧道”。完成鮀济河和月浦主排渠整治工程,投入9.37亿元分批对玉港河等14处总长达24.64公里的污染水体进行整治,对43处农村污水进行“末端处理”,完成10宗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项目,加快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陇头关易址重建项目。推动市加快中心城区西片区截污管网完善工程和西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西片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梅溪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牛田洋大堤外红树林景观带管护工作,保护好桑浦山林地资源,推进梅溪河4.52公里“万里碧道”试点建设工程。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以城市化为目标,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整治农村垃圾、水体畜禽污染、乱搭乱建为突破口,狠抓“三清三拆”、“四边三化”,今年完成所有自然村整治任务。结合乡村特色、文化底蕴、人文风情等实际情况,一社区一策,因地制宜推动18个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创建月浦沟南古村落文化等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四好农村路”,完善涉农片区电网、通讯、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村闲置土地整合盘活,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建设农民公寓。

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贯彻落实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加快研究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同步推进脱贫攻坚三年滚动项目入库工作,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效脱贫措施。巩固、完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重点将医疗保障、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和低保五保等政策100%落实到位。强化扶贫项目管理,严格规范产业项目编制内容及编报程序,加强产业项目监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动态管理要求,长期性常态化核查核实贫困人口基础数据,进一步规范贫困档案管理。强化扶贫队伍建设,加强党政领导和扶贫干部培训,提升帮扶能力。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整体水平。完成牛田洋青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牛田洋四条专排沟整治和举丁闸重建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推动福岛排洪渠工程建设。

(六)提升民生事业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进一步强化民生托底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建设,稳步推进养老、失业、医保等各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持续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水平,今年新增就业1.05万人以上,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设施建设。发挥金平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长足健康发展,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凝聚社会各方扶贫济困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加快教育优质发展。推进桂花小学东裕园校区、金凤半岛新二中等项目,改善全区教育基础条件。推广东厦小学教育集团建设经验,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整合资源,带动提升全区特别是西片区学校发展水平,形成名校群落。建立健全优秀教师的激励政策和成长平台,继续做好新教师招聘工作和选聘100初中教师到小学支教,进一步解决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各学段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合理配置师资资源。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开辟具有鲜明金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创建省教育信息化强区

进一步建设区域医疗高地。完成编制全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推动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建设健康金平。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县招镇用”管理制度及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推进医共体试点和推广罗湖医疗集团试点工作,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和合作型医联体项目建设,补齐补强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加快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3家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升级改造建设,引导社会办医加快发展,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进一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启动区档案馆建设,抓好区图书馆、文化馆、开埠文化陈列馆、红色交通站主题陈列馆配套设施完善提升。擦亮“大众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扶持组建各种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积极发动文艺志愿者队伍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推动红色交通站、同文学堂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开埠文化陈列馆办成地标性博物馆,将红色交通站主题陈列馆建成红色文化教育展示基地。着力提升印刷包装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培育欧美城文化产业园特色文化品牌,助推1860文创园等做大做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发展。倡导推进全民健身,配合办好2019汕头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建设一批社区文体场地,打造15分钟健身圈。

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排查、深挖涉黑涉恶线索,持续保持严打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抓好“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前期平安细胞创建全覆盖基础上,继续抓好28大类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平安细胞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进一步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计划投入资金6.9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二是提高底线民生水平,三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四是保障城乡居民福利,五是提升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六是实施城市卫生治理,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八是加大污水整治力度,九是完善市区道路交通,十是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及文化遗产保护。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规范行政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认真抓好“七五普法”,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统筹推进全区政府序列法制教育工作。依法加强经济管理,全力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提升能力水平。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在勤学苦干、多思善悟中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着力增强“八种本领”,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把知识、经验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加快发展的举措、为民惠民的成果,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推动落实担当。切实把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及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思路举措细化为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发展年”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区确定的88项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倒逼机制,制订详细工作方案,细化落实到分管领导、具体岗位和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进度要求和保障措施,挂图作战,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加强督查督办,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细检查、算总账、明赏罚,促进各项工作部署有效落实。

做到廉洁从政。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坚持不懈纠“四风”、正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严厉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坚持过“紧日子”,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管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交易,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教育,将严管厚爱、约束激励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先行区,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件一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任务落实情况表

重点事项

牵头单位

实 际 进 度

一、落实教育普惠政策和均衡发展

区教育局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已及时拨付,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950元,全区全年共核拨1.47亿元。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多个校区、校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聿怀中学大洋校区学生宿舍楼于2018年春季投入使用,长厦小学龙腾校区、第十二中学南校区、桂花小学、杜鹃小学扩建教学楼项目均于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新增了一大批优质学位。桂花小学东裕园校区、金凤半岛新二中、长安小学扩建教学楼、存心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等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兜底困难群体生活保障

区人社局
区民政局
区法制局

    城镇低保补差水平提高到523元,农村提高到271元。城镇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6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260元;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6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160元。孤儿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60元,孤儿散居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津贴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9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20元。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刑事案件全覆盖试点工作,共受理法律援助刑事案件374宗,同比增长53.3%;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791次;金平区法律援助处驻人民法院工作站已正常运行,法律援助处安排律师进行日常值班,为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2018年累计安排值班律师90人。

三、提高医疗补助和提升医疗水平

区卫计局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年每人450元提高到每年每人490元。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原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两类项目,即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区人民医院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投资2269.52万元,于2018415日进场维护及做好施工前准备;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及设备配套项目已完成投资2253.22万元,主楼15-19层改造装修工作已基本完成;区中医医院已完成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采购,已于111日签订采购合同。与省、市三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重点推进建设的全面托管型医联体项目2个、专科合作型医联体项目1个。

四、提高养老标准和老年人保障水平

区民政局

    养老服务事业更加完善,有效地实现了老有所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从每月每人120元提高到每月每人148元。“银龄安康”行动继续开展,投入153万元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综合保险。

五、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区城管局
区农林水务局

    大力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及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共投入资金1.55亿元,开展整治行动3886次,投入人力5.3万人次,清运垃圾杂物10.9万吨,清拆禽畜养殖场所216宗,面积98058平方米,清理生猪31781头,禽类25600只,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的原则,结合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现有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注重基础设施配套和功能齐全完善,确定村庄建设项目、建设时序及建设规模,做到美化、硬化、产业化同步进行,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村庄合理有序建设。

六、为群众提供好的水环境和水安全

区城管局
区农林水务局

    全力推进辖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济河整治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30%,其中完成管道铺设约4469米,检查井133座,截流井1座;月浦主排渠整治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62%,其中完成管道铺设约3269米,箱涵1080米,检查井113座,截流井8座。第二批14宗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已启动,目前已完成现状调查、整治方案编制和项目前期工程技术及管理咨询服务包公开采购等工作。继续实施百河千沟万渠大整治行动,全年投入347万元完成10宗沟渠整治项目。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进入工程实质性施工阶段,目前已完成红莲池进水闸围堰、焦山反虹涵一期围堰,正进行南干渠渠道混凝土挡墙(已完成1900米),红莲池河引水箱涵(已完成400米)等工作点的施工工作。

七、改善和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条件

区住建局
区城管局

    交通路网建设三项工作任务均已完成,城区道路通行条件进一步提升。竹堤路已完成地下管线铺设、路面水稳层及部分人行道和路灯的施工,剩余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潮州路项目已完成万达广场货车出入口通道周边建筑物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现场勘察和初步设计。金凤半岛环线道路已完成路基桩基础工程,正在进行路基施工。第二批市政道路加铺沥青罩面项目实施道路为4条市属道路和32条区属道路。目前,4条市属道路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设计工作;32条市属道路项目正在征求各职能部门意见,准备开展招投标工作。继续实施步行道修复工程,全区新修步道面积23398.67平方米。

八、全面解决水浸街问题

区城管局

    实行下水道清通管养市场化运作改革,全年共投入资金551.6万元,由汕头市互联服务有限公司对辖区下水道进行全面清淤疏通,全年共清通堵塞下水管道112.92万米,填补缺失沟井盖53499个,改造沟井座662,在医院、学校、重点市场、公厕周边下水道沟井盖加装防蝇隔水装置,着力解决道路积水问题。

九、以打造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圈为核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区文广新局
区旧城办

    全力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业态规划,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展示老城开埠文化风貌。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业态指引》和《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经营业态“三清单”》等配套性制度,为小公园开埠区业态布局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着手开展国平路潮汕非遗文化一条街筹划工作。在小公园开埠区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利用元旦、春节、清明等传统节假日,在小公园组织具有潮汕传统特色的钉金绣、剪纸、木雕、粿品技艺等非遗传承人进行全方位实景式展示,开展迎春文艺汇演、“百姓舞台百姓演”等活动,持续举办“文明驿站 周末有约——文化传承 大众舞台”系列主题活动。海平路97号红色交通站旧址已全面完成加固修缮、修复维护和布展工作,于2019年元旦向公众免费开放。广泛开展以大众舞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倾力推进“大众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先后举办“大众舞台·百场迎春”文化活动、非遗项目和文创产业展示活动、2018年文化旅游节活动、绘一带一路风情,描百年老埠风采。

十、完成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区工商局

    积极推进辖内农贸市场按照超市式、规范化、智能化进行升级改造。全区累计筹集社会资金2亿多元投入市场改造建设,先后建成、启用超市式农贸市场46个,改造市场总面积超6万平方米,改造的摊位数5千多个。目前全区仅剩尚未完成改造升级任务的浮东市场已动工。全区17个专业市场通过整治乱拉乱搭、更换破旧市场设施,加强市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车辆停放的管理等方式,已完成改造升级工作。


附件二

2019年度金平区十件民生实事

一、推动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1、实施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学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950元。

2、落实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补贴。

3、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桂花小学东裕园校区、金凤半岛新二中、长安小学扩建教学楼、存心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等项目。

二、提高底线民生水平

1、提高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标准。2019年城镇、农村低保补差水平高于省下达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2、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2019年市民政局文件下达的标准执行。

3、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2019年孤儿集中供养水平从每人每月1560元提高到1685元,孤儿散居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950元提高到1025元。

    4、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2019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890元提高到198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2520元提高到2640元。

    三、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2019年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

四、保障城乡居民福利

1、实施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对全区户籍老人发放政府性津贴,8089周岁每人年360元,9099周岁每人年6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年4800元。

2、实施银龄安康保险,政府统一出资为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人10元。

3、继续推进光华街道、金厦街道和大华街道等一批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建设。

五、提升城乡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1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年每人490元提高到每年每人530元。

2、为我区城乡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老年人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慢性患者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每人年55元增加到60元。

3、推进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六、实施城市卫生治理

1、继续推进第二轮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着力提升辖区环境卫生作业质量。

2、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完善我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全区公厕建设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

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建设1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生态宜居为导向,把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道建设、村容村貌、乡村集市提升作为主攻方向,着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2、推进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东凤灌区汕头片区)项目建设。

3、加快推动陇头关电排站易址重建项目。

    4、开展福岛排洪渠整治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5、持续开展河长制河渠“五清”专项整治。

6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金平区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110人,将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目标,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八、加大污水整治力度

1、完成济河、月浦主排渠等五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

2、推进玉港河等14宗污染水体治理项目。

3、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43宗污水“末端处理”项目。

4、完成东墩沟应急治理工程建设。

5、加快推动升平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截污工程和韩堤路(八角亭—民族路)截污管网工程。

九、完善市区道路交通

1、加快潮州路、金凤半岛环线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天山北路及跨梅溪河桥等路桥建设。

2、推进第二批市政道路加铺沥青罩面项目和破损道路修复工作。

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及文化遗产保护

1、继续推进小公园开埠区改造修复。

2、启动区档案馆建设。

3继续推进“大众舞台”系列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4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金平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9425

             (共印720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