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提升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交流活动。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课题组成员以及各学科中心组组长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邱文荣,金龙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翁文菁担任此次点评专家,为课题精准把脉。课题组核心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副主任黄华立主持本次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各项研究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首先课题组成员、外马路第三小学胡英茹老师,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洪楚文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杨筠老师分别代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汇报实践研究进展。第一,组建“课题组核心成员群”与“新教师成长群”,覆盖全区青年教师,形成“区-校-个人”三级管理网络。第二,调研深化,课堂组成员面向5年内教龄的各学科青年教师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多种形式,厘清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瓶颈。第三,创新培养路径,多维赋能成长。通过新教材研讨培训活动、新教师专场培训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课题组核心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卓细弟以《构建三级联动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题作了中期专题报告。卓主任从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课堂研究预期目标,课题研究重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和目前课题研究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实汇报。目前,课题组已完成了第一、二阶段的研究任务,初步形成提升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五种主要有效路径:跟踪指导式培养路径、案例分析式培养路径、对比优化式培养路径、结对帮扶式培养路径和沉浸体验式培养路径。卓主任同时分析了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课题主持人、金平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瑶珊进行了课题中期汇报总结性发言。李主任从课题研究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教学转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加快学校教改步伐,服务区域教育均衡五方面阐述研究的价值,重点剖析现阶段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改进方向:一是继续强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度融合;二是深化数据分析,建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性评价量表;三是深化课题组和实验学校的协同创新,动态跟踪教师专业成长轨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下阶段课题组将重点围绕“深化—拓展—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中期汇报后,专家翁文菁书记首先对本课题进行点评指导。翁书记指出课题研究的四大亮点:问题导向明确、实践路径创新、研究实效显著和阶段性成果丰硕。同时,翁书记也提出改进建议:第一,深化研究方法,可以强化课堂观察法,增加访谈法,推进教学设计二次修改实践研究;第二,优化成果提炼,提炼可推广的提升策略与培养模式。
专家邱文荣主任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他认为教学设计能力是青年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邱主任通过维特根斯坦“语言即世界”的哲学观点,建议将语言素养纳入教学设计能力评价体系中。邱主任建议还可以从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研究AI时代教育目标重构,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的具体策略。
本次课题中期汇报交流,既是对课题实施情况的梳理反思,也是对课题后期研究的专业引领。下来,课题组将根据专家的指导和建议,继续深耕细作、潜心钻研,全力推动课题研究工作走深走实,努力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金平路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