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街道龙华社区的龙眼亭(原凤亭)修缮工程正式完工。这座凉亭长期以来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经长期日晒雨淋、白蚁侵蚀,凉亭逐渐出现木质结构腐蚀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更对居民的使用安全构成威胁,周边群众对凉亭改造提升的呼声十分强烈。在市、区人大以及部分市、区人大代表的聚力推动下,街道通过多方协调、资金支持和改造升级,龙眼亭以崭新面貌重回社区,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民生暖心亭”。
察民情,惠民生,人大力量在行动
202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带队到东方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实地调研和接待选民活动。在接待活动中,市人大代表仔细倾听居民对凉亭存在问题的反馈,并实地走访查看凉亭,现场协调解决凉亭修缮难题,并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此外,市人大代表李德标主动链接龙眼经联社资源,发挥代表力量,同样为龙眼亭修缮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走一线,办实事,跟踪督办促落实
为确保龙眼亭的建设既符合规划要求,又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在龙眼亭修缮过程中,市、区人大全程跟踪督办,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多次到龙眼亭施工现场视察并指导修缮工作,确保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程方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考虑到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强度高且易于维护的特点,将原本腐朽的木质构件替换为不锈钢材质,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龙眼亭的维护难题。2025年4月,龙眼亭修缮工程顺利完成,并从原先的凤亭更名为龙眼亭。该工程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恢复了原有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还成为了社区居民遮阳避雨、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龙眼亭的蝶变,彰显了人大力量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原先的市、区、街道三级人大联动破解民生难题,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发挥代表力量,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升级,将龙眼亭打造成凝聚邻里的文明纽带。接下来,东方街道人大工委将充分利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履职平台,持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