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调整优化了疫情防控系列措施,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为解读政策、回应社会关切,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局局长蔡榕通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有关情况。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的政策实施后,我市的防控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记者获悉,目前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已进入社区广泛流行阶段。根据市疾控中心的数据分析,我市疫情已到达峰值,目前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社区仍存在大量感染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平台期。考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我市疫情(特别是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波动,防重症的任务仍然繁重。
为平稳渡峰,近期,市卫健局在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准备。市卫健局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按照“应设尽设”的原则,加强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的建设,发热门诊(诊室)由原来的56家增至106家,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力量,延长接诊时间,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卫生站(室)、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建设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更好地满足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就近诊治的需要。
市卫健局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全面梳理各类医疗救治资源,目前累计开放床位21764张,其中,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共有9264张床位,2家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床位数达1000张;合理调配全市各大医院的呼吸机,以满足重症患者的治疗和生命支撑;建立医疗救治医护人员团队和重症医疗救治专家团队,重点做好重症医学和儿科相关医护人员的储备,培训可转换重症、儿科的医师和护士,进一步充实医疗救治队伍;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
市卫健局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方式应对用药高峰,与本地药品生产企业达成药物保供协议,储备有一定数量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止咳药物,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
市卫健局还开展线上诊疗和便民服务,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呼吁市民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就医需求时,优先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有效缓解诊疗压力。近期,市卫健局会同市政数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发了“汕头发热诊疗服务”微信小程序,该程序立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发热市民群众提供便捷的预约购药服务。该程序自2022年12月28日上线以来,访问量达到30.88万人次,已有3600名市民通过小程序预约购药。
(记者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