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金平 > 历史沿革
分享到:
百载商埠 繁华记忆
  • 2023-07-13 15:47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今天的鮀城,环境优雅、配套设施完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型商城矗立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商品琳琅满目的连锁超市已经开到了家门口;各大品牌的专卖店装修一新,开门迎客。实在懒得出门也没问题,要么打个电话,要么轻点鼠标,大可以舒舒服服等着商家送货上门。新中国成立60年,从老市区小公园一带安平路的小商品集散地,到京汕、汕樟国营商场货架经营,到金新路、金园路一带的专卖店、连锁店,再到具有现代气息的南国商城,“老汕头”闭着眼睛也能讲出这代表一个个时代的繁华气象,这不禁令人感慨“百载商埠”今昔的巨大变迁。

百货大楼“一枝独秀”

1949年10月汕头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商业工作,迅速组建国营商业机构,开展商品购销活动,稳定金融和市场物价,结束了从抗日战争开始至解放前夕持续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混乱局面。然而,刚刚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商品短缺,供应紧张,商业业态也千篇一律。谢也苍回忆说,当时商店销售全部采取“一买一卖”的形式,柜台、橱窗商品摆放整齐划一却缺乏特色,商品绝大多数没有包装,商店里也极少有成衣。当时的猪肉、水产品、食糖、肥皂、煤炭等许多商品都实行凭证定量供应,市场经常出现购买商品排长龙现象。1958年开业的汕头市百货大楼成为当时城市的物流中心,并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一直“一枝独秀”。

改革开放带来发展春天

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给汕头商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1979年以后的11年,平均每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为18.12%,比1979年前的27年平均每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高出12.55个百分点。1987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22.87亿元,比1979年同期增长3.17倍。

这时期国民经济形势较好,商品供应逐步充裕,许多商品可以自由选购,形成一个宽松的有限的买方市场。谢也苍介绍说,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指导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新型流通体制,呈现国营、集体和个体经济“一齐上”,以城市为中心,连结国内外各地的市场新局面。到了八十年代之后,不管新旧楼房,底层都被打开做生意,商业网点大增,仅市区1985年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网点就达5821家,比1979年增加2.9倍,市场活跃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同时,名、优、新、特商品不断出现,尤其是过去商品目录上没有的,市场上看不到的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电饭锅、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电子石油气炉、热水器、计算器等人民群众倍感新鲜的日用消费品,通过商业部门大量进入城乡居民家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商业也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开设自选商场。1984年5月,汕头商业贸易中心汕头商场首创划出一块地方开设自选商场,接着1985年10月京汕商场、1986年1月汕樟商场也开设了自选商场,经营日用百货、糖果饼干、酒类饮料、罐头食品、米面制品、茶叶、土特产等,敞开自选售货,很受群众欢迎。

揭开商业信息化序幕

1988年至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汕头的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活跃景象。12年间,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8年的32.03亿元到2000年的218.99亿元,增长幅度年年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汕头根据自身拥有商贸优势和侨乡优势,致力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取消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限制,商品流通领域呈现竞争、繁荣的局面。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流通主体竞相发展,各商家根据各自的市场定位,在商品流通领域占领各自的阵地,共同创造了汕头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的辉煌。在流通设施建设方面,汕头围绕再造商业优势、建设粤东商贸中心的目标,兴建了一批有特色、有规模、上档次的市场群体和一座座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形成南国商城、国际友谊商厦、明珠广场等一批大型商场,长平路、金新路、金园路等繁华商业街区,以及酒楼、大排档、快餐店等餐饮服务网络。

“汕头作为全国的经济特区,商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也总是先走一步。”谢也苍深有感触地说,当传统的百货商店、杂货商店的经营业态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结算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时候,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仓储式自选商场、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配送公司等现代商业的经营业态和自选、直销、送货上门、分期付款、贷款消费、信用卡结账等新的营销方式,在全市商业零售业中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也很快地渗透到商品零售领域中来。1999年至2000年短短一年,汕头的网上超市发展到30多家,零售商通过上网形式发布信息,展销商品,接受订购,送货上门,为汕头商业进入信息化时代揭开了序幕。

商业对外开放也同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汕头充分发挥特区优势,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流通产业。中外合资、合作的零售业、饮食业自1995年开始在特区相继出现,金银岛、万客隆、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等加盟汕头零售业、餐饮业,为市民日常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抚今追昔,谢也苍感慨地说,正是有了60年来的繁荣发展,汕头才得以在时代的洪流中积淀出浓厚的商业底蕴,更孕育了汕头现代服务业更加辉煌的明天。(转自《汕头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