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00000101/2019-08944 文  号: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4-10-16
主题分类: 主题词:
汕头市金平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公示
  • 2024-10-16 09:38
  • 来源: 金平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
  • 发布机构:
  • 【字体:


汕头市金平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公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汕头市金平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二)建设单位:汕头市金平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位于金平区辖区,涉及新建一栋三层建筑资源化处置中心以及8个垃圾转运站的改造升级,其中资源化处置中心选址位于金园工业区金环北路南侧A04-02地块(原金平区环卫中心汽修队),金凤转运站等8个垃圾转运站主要分布于岐山、广厦、小公园、石炮台、鮀江、光华和月浦街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拟建13层建筑资源化处置中心,用地面积约6.67亩,总建筑面积约4399.36平方米,包括厨余垃圾处理车间438.19平方米、大件垃圾处理车间220.8平方米、环卫设备维护保障中心648平方米、配套厨余污水处理等功能用房3092.37平方米。2.金凤转运站等8个转运站改造,总占地面积约1191.4平方米,总改造面积约892.39平方米,及完善配置转运设施设备等。

(四)项目总投资:11984.30万元。

二、评估过程

(一)项目初审

参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3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粤发改重点〔20121095号)规定,我中心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广东晖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按程序编制形成《汕头市金平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并委托广东华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按规定要求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广东华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接受项目委托评估工作后,成立了项目评估小组,广泛征求项目单位、各基层组织单位、项目区域所在地、项目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群众等各方对于本项目的意见及建议,并邀请了有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及建议。

项目评估小组初步审阅《分析报告》,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对项目风险及相关利益群体、风险调查范围进行分析,并制定风险评估方案。

(二)展开调查论证

项目评估小组进行现场踏勘,初步判断项目风险及相关利益群体,确定风险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展开风险调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组织人员对项目周边的相关利益群体、公众参与调查者进行回访和调研,印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确定各单因素风险权重,划分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给出相应的化解和应对措施。

(三)召开评审会

202499日,我中心主持召开《分析报告》评审会,邀请了五位相关专业专家参与评估工作,会议邀请了市生态环境局金平分局、市自然资源局金平分局、区委政法委、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信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金平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等单位代表参加。会上对广东晖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编制形成的《分析报告》进行评估,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并确定项目风险等级,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三、评估结论

经过案例参照和项目类比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分析,本项目存在14个主要风险因素,即:①项目场址(选址)、②工程方案、③地下工程施工、④资金筹措和保障、⑤大气污染物排放、⑥噪声和振动影响、⑦固体废弃物、渗沥液及其二次污染、⑧环境风险、⑨施工与建设管理、⑩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区域环境、经营影响、公众和地方对项目的认知和态度、舆情关注度。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本项目主要风险因素,项目采取的主要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如下:

1.垃圾转运过程需要密闭作业、密闭转运,应当建立生活垃圾转运机制,合理布局并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规范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的时间、路线和操作规程,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科学合理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及资金使用计划,并严格执行。

3.针对运营期间垃圾处理及转运伴随的漏臭问题:①建议垃圾站设置一套独立的排风系统,增加换气次数,同时避免恶臭气体逸散。②建议设置植物液除臭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将将臭气分子分解,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除臭目的。针对施工扬尘防治措施:①采取洒水湿法抑尘措施。②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防止垃圾堆积产生扬尘造成大气污染。③施工场地出入口处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

4.大件垃圾破碎挤压设备运行过程降噪:①破碎机和支撑结构之间垫上橡胶垫,或者其他可以提高摩擦力的材料,减轻机器的震动,减少自身噪音。②物料撞击、破碎的位置加装耐磨的橡胶衬板,减少撞击声。③给机器做好润滑工作,减少设备间的摩擦。④垃圾站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在垃圾站围墙边种植高大阔叶树种形成屏障,以减少噪音影响。施工运行过程降噪:①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隔声、消声的设备。②降低人为噪声,按照规定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声。

5.针对固体废弃物、渗沥液及其二次污染措施:①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严格落实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要求,确保处理效果达标排放。②不同的垃圾渗沥液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渗沥液水质和处理要求和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③可采用无泄漏式收集型压缩机,垃圾渗滤液可在压缩过程中不排放而随箱转运。④地面及车辆冲洗废水、除臭系统废水、可选择性排出的垃圾压缩渗滤液,需经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者通过站内污水沉淀池收集统一由吸污车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⑤及时清运房屋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物,避免造成滋生蚊虫、老鼠及产生恶臭,降低对周边环境的负面感染。

6.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管理机制,做到安全生产“层层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7.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邻近企业、工厂、商铺分享,帮助其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和可能的干扰。施工计划应包括施工时间表、噪音产生时间、物料运输时间等信息,以便周边企事业单位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8.合理规划垃圾转运时间及转运路线并及时公开,尽量避开高峰期,同时尽量避开食品、药品生产等对区域环境要求高、环境较敏感的企业、工厂。

9.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卫生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同时,应定期对站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10.畅通联络、及时沟通:在施工期间,保持与邻近企业、工厂、商铺的紧密联系,可以随时联系反映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11.建立信访、维稳、公安、消防、医疗急救、供水、供电等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如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报告、报案,及时处理。

12.构建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联防机制。

13.遵循沟通优先原则,信息公开、程序透明、投诉有解是标配工作,消除部分群众疑虑,需要从始至终建立起充分沟通交流的渠道。充分利用好区域环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从环境角度开展精细评价,应根据给出环境管理的建议和对策落实到项目建设当中。同时,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

14.要加强本项目的重要意义的宣传,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15.制定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项目在落实采取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社会稳定综合风险指数为0.2745,小于0.36,属于低风险项目。

经专家组评估后认为,《汕头市金平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能够从依法、科学、民主、公开等方面综合分析,内容完整、程序合法、分析全面、方法有效,原则同意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的结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_-_-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金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