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广大家长和学生们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主动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共同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
一、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选择食品经营单位。购买食品时请选择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尽量在家或学校食堂就餐,不要在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就餐。不要购买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麻辣烫等快餐食品。
(二)仔细查看食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要购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及地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食用来历不明、假冒伪劣、过期食品。
(三)尽量少吃零食。不少零食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了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还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造成营养不良。
(四)少喝饮料。有些饮料含有激素,长期饮用会导致肥胖,内分泌失调,性早熟。最适合孩子的饮料就是白开水和自制新鲜果汁。切勿购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汽水。
(五)避免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有药物残留、激素、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因此,水果要合理清洗、削皮,选择正规厂家的动物性食品原料,不要吃过大、催熟的水果等。儿童的铅污染问题也值得重点关注,与铅有关的食品是松花蛋、爆米花;有关的餐具是:陶瓷类制品、彩釉陶瓷用具及水晶器皿;含铅喷漆或油彩制成的儿童玩具、劣质油画棒、图片是铅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经常洗手十分必要。
二、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1.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含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香精和色素对肝脏脏造成负担;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5.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含磷酸、碳酸,导致大量的钙流失;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9.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10.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