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汕头市金平区第二届“少年儿童发明奖”评审结果...  2024-11-18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平区科协 > 科学素质工作
 
每1分钟就有1人因它死亡……身体出现这些征兆,千万要当心!
来源: 科普中国  提稿时间: 2022-09-29 09:00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心源性猝死人群高达700万,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5%。我国平均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猝死,每天猝死1500人,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居全球之首


  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急性心梗,占猝死的80%以上。

  如果抢救不及时、抢救方法错误,就会延误或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了解急性心梗的来龙去脉对于预防和急救都是至关重要的。

  1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导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急性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绝大部分为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不能通过,进而造成相应的心肌持久且严重的缺血,以致坏死。




  急性心梗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命性急症,但近年来,急性心梗越来越年轻化,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

  2

  急性心梗有哪些前兆和诱因?

  急性心梗往往有以下一些前兆,值得大家警惕。

  1)原有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

  2)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了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心慌、胸闷、气短等。

  3)极度疲乏。

  常见有以下诱因:

  1)情绪激动,如生气、着急、过度高兴等。

  2)体力活动,如跑步、爬楼梯、搬重物等。

  3)其他原因,如大量吸烟、暴饮暴食、寒冷的刺激等。


  3

  如何识别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年轻化。


  典型表现

  疼痛位置:常在安静时,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剧痛,由左肩、左臂或向背部放射。

  疼痛性质:绞榨性或压迫性、紧缩感或烧灼样疼痛。

  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能达到数小时,甚至数日。

  表现症状:常伴烦躁不安,不敢活动。还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恐惧及濒死感等。




  不典型表现

  无胸痛:一部分高龄老人、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一部分女性无胸痛或仅自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

  无胸痛而表现为上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易误诊为急腹症。

  无胸痛而表现为牙、咽、颌、颈、肩、背、臂痛:罕见的头部、大腿及足趾疼痛,易误诊为骨、关节或软组织等局部病变。

  除这些情况外,还伴有胸闷憋气、出汗、面色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心慌、血压下降等,一定要警惕可能发生了急性心梗。


  4

  发生急性心梗,如何现场急救?


  一般而言,很多人只知道发生了“胸痛”,不一定分得清是否发生了急性心梗,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尽量不要或减少对患者的搬动。患者如果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应帮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使呼吸困难减轻。

  吸氧3~5升/分钟

  具有医疗与心理安慰的双重作用,还可增加心肌的氧供,减轻症状。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千万不要自己去医院,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由急救人员做了必要的处理,根据病情决定转运时机。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急性心梗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及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5

  如何预防急性心梗的发生?


  无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还是癌症,这些都是生活方式病。

  热量摄入过多、吸烟、缺乏运动、肥胖、酗酒、熬夜、久坐不动、性格急躁、心理压力大、不良的婚姻关系等等危险因素作用于机体以后,大大增加了患上这些生活方式病的几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三高”(高盐、高脂、高糖),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一旦发生动脉硬化,几乎没有使其逆转的办法,适量运动可以使动脉硬化减轻,从而降低急性心梗的发生率。

  保持愉快的心情

  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出现过于焦虑、紧张或者过度兴奋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头市金平区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4405110002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09号 备案号:粤ICP备17148308号 技术支持:南方网 网站地图